EAC认证和CE认证在技术法规上的主要差异是什么?
来源:
|
作者:上海卡卢加
|
发布时间: 2025-06-29
|
105 次浏览
|
分享到:
EAC认证 法规依据:基于欧亚经济联盟(EAEU)的技术法规(TR CU/TR EAEU),如TR CU 010/2011(机械安全)、TR CU 004/2011(低压设备)、TR CU 020/2011(电磁兼容性)等。 制定机构:由EAEU成员国(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)共同制定,标准以GOST为主,兼顾本地化需求(如气候适应性测试)。 CE认证 法规依据:遵循欧盟指令,如机械指令(2006/42/EC)、低电压指令(LVD)、电磁兼容指令(EMC)等,标准基于EN、ISO、IEC等国际标准。 制定机构:由欧洲标准化组织(如CEN、CENELEC)制定,协调标准(Harmonized Standards)虽非强制,但符合标准可推定符合指令要求
EAC认证(欧亚经济联盟认证)与CE认证(欧盟符合性认证)在技术法规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法规体系、标准依据、测试要求及适用范围等方面。以下是具体对比:
一、法规体系与制定机构
EAC认证
法规依据:基于欧亚经济联盟(EAEU)的技术法规(TR CU/TR EAEU),如TR CU 010/2011(机械安全)、TR CU 004/2011(低压设备)、TR CU 020/2011(电磁兼容性)等。
制定机构:由EAEU成员国(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)共同制定,标准以GOST为主,兼顾本地化需求(如气候适应性测试)。
CE认证
法规依据:遵循欧盟指令,如机械指令(2006/42/EC)、低电压指令(LVD)、电磁兼容指令(EMC)等,标准基于EN、ISO、IEC等国际标准。
制定机构:由欧洲标准化组织(如CEN、CENELEC)制定,协调标准(Harmonized Standards)虽非强制,但符合标准可推定符合指令要求。
二、标准依据与测试内容
对比项 EAC认证 CE认证
测试标准 以GOST标准为主(如GOST R IEC 60335家电安全),需额外满足本地化要求(如俄语说明书)。 采用EN标准(如EN 60204-1机械电气安全),部分指令允许使用国际标准(如IEC)。
测试范围 更侧重防爆性能、气候适应性(如低温启动)及材料耐腐蚀性。 聚焦安全性能(如机械防护)、电磁兼容性(EMC)、环保要求(如RoHS、REACH)。
实验室要求 测试必须在EAEU认可实验室进行(如俄罗斯Rostest),高风险产品需工厂审核。 可接受国际实验室报告(如上海经合工业),仅高风险产品需欧盟公告机构(NB)介入。
三、环保与材料要求
EAC认证:对有害物质限制较宽松(如PFAS管控范围较小),但部分法规(如TR EAEU 037/2016)限制铅、镉等危险元素。
CE认证:强制符合REACH、RoHS等环保法规,对化学物质迁移量(如食品接触材料)有严格限值。
四、适用范围与豁免条款
EAC认证
强制适用于EAEU五国(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),覆盖机械、电子、食品机械等61类高风险产品。
豁免:军事装备、核能设备等特定领域。
CE认证
适用于欧盟27国及欧洲经济区(EEA),覆盖约80%工业品(如机械、电子、医疗器械)。
豁免:部分低风险产品可自我声明,医疗、航空类需符合专项指令。
五、认证流程与文件要求
对比项 EAC认证 CE认证
文件语言 技术文件需俄语或成员国官方语言36。 接受英语或欧盟官方语言(如德语、法语)。
认证类型 高风险产品需EAC合格证书(CoC,含工厂审核);中低风险可声明(DoC)。 低风险产品可自我声明(DoC);高风险需公告机构(NB)签发EC Type证书。
有效期 CoC证书1-5年,需年度监督审核;DoC有效期1-5年79。 无固定有效期,但需随法规更新重新评估。
总结
EAC与CE认证在技术法规上的核心差异源于目标市场的监管体系:
EAC认证更强调本地化适配(如气候测试、俄语文件),法规执行更刚性(强制实验室测试);
CE认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,灵活性更高(允许自我声明),但环保要求更严格3。
企业需根据出口市场选择对应认证,并关注法规动态(如EAEU新增锂电池法规TR EAEU 048/2019)。